河湖水体为什么会发生缺氧的现象?
作者:
Admin 浏览:
次 发布时间:
2023/09/20
河湖缺氧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 水体温度:水温升高会使溶解氧减少,这是因为在高温下氧分子的扩散速度增加,而水中溶解氧浓度不变,导致氧分子相对不足。
- 水深:水深越深,光线照射到底层的时间越短,底层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就会减少。此外,在深层水域有大量有机物沉积,这些有机物被细菌分解后消耗了大量氧气。
- 季节变化:春季融雪期和夏季高温期间,河流和湖泊中会出现暂时性缺氧现象。这是由于降雨增加、径流增大以及太阳辐射强烈等原因导致大量有机质和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使水中细菌和藻类繁殖加速,消耗了大量氧气。
- 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元素过多,这些元素会促进藻类等生物的繁殖,从而消耗大量的氧气。
- 有机物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也会导致溶解氧减少。这些有机物可能来自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化肥等污染源。
- 生物呼吸作用:水中生物如鱼类、浮游生物等在呼吸过程中也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 底泥耗氧:底泥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也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 水生植物过少:水生植物过少时,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给其他生物。
综上所述,河湖缺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水体温度、水深、季节变化、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生物呼吸作用、底泥耗氧和水生植物过少等。当河湖缺氧时,会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生态平衡,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新闻动态